【04月03日】中欧协会商务资讯

作者:ceatec 时间:2025/04/03

前两个月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5.3%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中国社会物流总额56.3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从增速来看,中国物流运行实现平稳开局,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今年前两个月,中国物流行业在结构性调整进程中稳定运行,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供给端韧性进一步增强,多式联运、跨境航空等升级高效物流快速发展。

  从国内物流需求看,生产相关需求好于消费相关需求。工业生产相关物流需求稳中趋升。国际方面,贸易限制措施不断加码对进口的传导速度较快,企业对进口原材料和中间品的备货需求有所波动。上述结构变化特征反映出,社会物流需求或将进入调整阶段,各领域存在分化,但仍存在亮点与潜力。

  一是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推动下,高技术物流快速成长。1月至2月,高技术制造相关物流需求同比增长9.1%,特别是科技与电子、化工等领域融合协同发展,推动机器人及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增长近30%。

  二是装备制造等多领域物流增长态势良好。在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推动下,新消费场景不断迭代升级,助力线上电商物流保持稳定增长。同时,乡村消费市场不断发展,相关物流需求占比稳步提升。县乡消费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分析认为,今年前两个月,物流开局供需适配性基本良好,运行态势平稳。从政策实施看,随着建设统一开放的物流市场不断推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随着宏观政策逐步落地生效,一季度中国物流运行有望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2月我国电商物流总体保持平稳 电商物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

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京东集团联合发布2025年2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数据显示,2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8.9点,较上月回落0.3点。分项指数中,库存周转率指数、实载率指数有所上升,电商物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业务量指数、农村业务量指数、履约率指数、人员指数、满意率指数、物流时效指数和成本指数有所下降。

  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同比上升。2月,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为123.3点,比去年同期上升1.1点。分地区来看,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总业务量指数分别上升0.5和0.3点,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小幅回落。2月,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为120.4点,比上月回落0.4点。分地区来看,除东北部地区外,全国其他地区农村业务量指数均有所回落,西部和东北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库存周转率、实载率指数止跌回升。随着春节假期结束,电商物流企业陆续返工,企业库存周转速度加快,库存周转率指数和实载率指数环比均上升0.4点。电商物流企业供给能力得到一定增强,但仍处于恢复阶段。

  物流时效、履约率、满意率和人员指数小幅回落。2月,电商物流业务量继续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受此影响,物流时效指数环比下降1.1点,降幅收窄3.9点。履约率、满意率和人员指数环比分别下降0.3、0.5和0.4点,降幅环比分别收窄3.8、0.8和2.6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表示,春节过后,2月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指数受2月上旬假期影响,仍有所回落,但降幅明显收窄,与预期保持一致。在需求方面,2月总业务量指数及农村业务量指数环比分别回落0.1和0.4点,降幅环比分别收窄7.4和8.1点,其中总业务量指数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自新一轮国家补贴政策正式将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三大类数码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补贴以来,电子类产品和智能化需求持续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此外,随着春节档电影票房火热及亚冬会的举办,文体周边产品搜索量也在持续飙升,文化及体育产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显现。从供给端看,各项指数总体保持稳定,库存周转率和实载率指数止跌回升,其余指数回落幅度均在1个点左右,环比明显收窄。成本指数为119.4点,环比回落1.3点,是自2023年1月之后首次回落至120点以下,表明我国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政策效应正在电商物流领域持续显现。后期来看,随着企业全面复工复产,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迎来回升。(泽亮)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文章来源:工信微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部署,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轻工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较好基础。据统计,2024年底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4.9%,实现网络化协同企业占比达47.2%,开展个性化定制企业占比达18.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2.0、2.8个百分点。《实施方案》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轻工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快车道。

  《实施方案》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左右,打造100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60家左右标杆企业,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到2030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普遍实施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生态,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施方案》还围绕发展目标,部署实施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支撑4大行动,并细化为15项具体措施,对家电、家具、五金制品、电动自行车等细分领域加强分类指导,以数字化场景牵引实现“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梯次递进转型升级和数字化水平的整体跃升。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做好《实施方案》的宣贯工作,加强与“两重”“两新”政策的协同,加快推动《实施方案》在轻工细分领域、重点产业集群、轻工大省落地见效,持续巩固和拓展数字化转型成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保障,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管理暂行办法》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行为,发挥数据在平台经济治理中的关键要素作用,引导平台企业合规经营,提升网络交易监管效能,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办法》共二十一条,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一是明确网络交易合规数据范围。明确为产生于境内的网络交易经营者身份信息、违法行为线索数据、行政执法协查数据、特定商品或者服务交易数据等网络交易监管相关数据。二是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行为。明确4类数据的报送时限、报送层级和报送内容。三是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的利用和管理。明确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将网络交易合规数据依法用于监管执法和大数据综合分析应用,应依法保障数据安全并对履职中知悉的数据保密。四是支持政务数据服务与社会共治。明确总局将根据有关规定或标准提供政务数据服务。鼓励社会各方合法利用网络交易合规数据参与网络市场治理。

  市场监管总局将以《办法》出台为契机,进一步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指导平台企业落实合规数据报送主体责任,探索开展穿透式监管,持续推动提升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能力和水平,构建平台经济良好发展生态。

 

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在合肥举行 签约项目金额超65亿元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3月30日电 (记者 张俊)2025中国(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30日在安徽合肥举行。大会集中签约了一批重点机器人项目,签约总金额超65亿元(人民币,下同)。

  大会发布了合肥市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举措:计划开放60家整车配套企业供应链目录,为100家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与技术攻关支持,打通科大讯飞等两大多模态“智慧大脑”,并在8大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同时,合肥计划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三年内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每年提供1亿元专项补贴,全方位保障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合肥市智能机器人专家指导委员会也正式成立。该组织汇聚了多位权威专家与行业领军人才,旨在搭建高层次智库平台,推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与产业协作。

  大会还联合发起成立了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联盟,由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与江淮汽车等企业共同组建,通过联合研发、多元应用场景构建等举措,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

CHINA-EUROPE ASSOCIATION FOR TECHNICAL & ECONOMIC COOPERATION

地址:中国-北京市 邮编:100710

电话:010-6451 6951 邮箱:office@ceatec.org.cn 传真:010-6451 5497

ICP备案:京ICP备1704683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452号

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版权所有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


【04月03日】中欧协会商务资讯

作者:ceatec时间:2025/04/03

前两个月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5.3%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中国社会物流总额56.3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从增速来看,中国物流运行实现平稳开局,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今年前两个月,中国物流行业在结构性调整进程中稳定运行,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供给端韧性进一步增强,多式联运、跨境航空等升级高效物流快速发展。

  从国内物流需求看,生产相关需求好于消费相关需求。工业生产相关物流需求稳中趋升。国际方面,贸易限制措施不断加码对进口的传导速度较快,企业对进口原材料和中间品的备货需求有所波动。上述结构变化特征反映出,社会物流需求或将进入调整阶段,各领域存在分化,但仍存在亮点与潜力。

  一是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推动下,高技术物流快速成长。1月至2月,高技术制造相关物流需求同比增长9.1%,特别是科技与电子、化工等领域融合协同发展,推动机器人及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增长近30%。

  二是装备制造等多领域物流增长态势良好。在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推动下,新消费场景不断迭代升级,助力线上电商物流保持稳定增长。同时,乡村消费市场不断发展,相关物流需求占比稳步提升。县乡消费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分析认为,今年前两个月,物流开局供需适配性基本良好,运行态势平稳。从政策实施看,随着建设统一开放的物流市场不断推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随着宏观政策逐步落地生效,一季度中国物流运行有望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2月我国电商物流总体保持平稳 电商物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

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京东集团联合发布2025年2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数据显示,2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8.9点,较上月回落0.3点。分项指数中,库存周转率指数、实载率指数有所上升,电商物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业务量指数、农村业务量指数、履约率指数、人员指数、满意率指数、物流时效指数和成本指数有所下降。

  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同比上升。2月,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为123.3点,比去年同期上升1.1点。分地区来看,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总业务量指数分别上升0.5和0.3点,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小幅回落。2月,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为120.4点,比上月回落0.4点。分地区来看,除东北部地区外,全国其他地区农村业务量指数均有所回落,西部和东北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库存周转率、实载率指数止跌回升。随着春节假期结束,电商物流企业陆续返工,企业库存周转速度加快,库存周转率指数和实载率指数环比均上升0.4点。电商物流企业供给能力得到一定增强,但仍处于恢复阶段。

  物流时效、履约率、满意率和人员指数小幅回落。2月,电商物流业务量继续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受此影响,物流时效指数环比下降1.1点,降幅收窄3.9点。履约率、满意率和人员指数环比分别下降0.3、0.5和0.4点,降幅环比分别收窄3.8、0.8和2.6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表示,春节过后,2月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指数受2月上旬假期影响,仍有所回落,但降幅明显收窄,与预期保持一致。在需求方面,2月总业务量指数及农村业务量指数环比分别回落0.1和0.4点,降幅环比分别收窄7.4和8.1点,其中总业务量指数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自新一轮国家补贴政策正式将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三大类数码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补贴以来,电子类产品和智能化需求持续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此外,随着春节档电影票房火热及亚冬会的举办,文体周边产品搜索量也在持续飙升,文化及体育产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显现。从供给端看,各项指数总体保持稳定,库存周转率和实载率指数止跌回升,其余指数回落幅度均在1个点左右,环比明显收窄。成本指数为119.4点,环比回落1.3点,是自2023年1月之后首次回落至120点以下,表明我国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政策效应正在电商物流领域持续显现。后期来看,随着企业全面复工复产,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迎来回升。(泽亮)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文章来源:工信微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部署,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轻工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较好基础。据统计,2024年底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4.9%,实现网络化协同企业占比达47.2%,开展个性化定制企业占比达18.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2.0、2.8个百分点。《实施方案》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轻工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快车道。

  《实施方案》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左右,打造100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60家左右标杆企业,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到2030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普遍实施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生态,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施方案》还围绕发展目标,部署实施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支撑4大行动,并细化为15项具体措施,对家电、家具、五金制品、电动自行车等细分领域加强分类指导,以数字化场景牵引实现“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梯次递进转型升级和数字化水平的整体跃升。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做好《实施方案》的宣贯工作,加强与“两重”“两新”政策的协同,加快推动《实施方案》在轻工细分领域、重点产业集群、轻工大省落地见效,持续巩固和拓展数字化转型成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保障,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管理暂行办法》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行为,发挥数据在平台经济治理中的关键要素作用,引导平台企业合规经营,提升网络交易监管效能,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办法》共二十一条,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一是明确网络交易合规数据范围。明确为产生于境内的网络交易经营者身份信息、违法行为线索数据、行政执法协查数据、特定商品或者服务交易数据等网络交易监管相关数据。二是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行为。明确4类数据的报送时限、报送层级和报送内容。三是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的利用和管理。明确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将网络交易合规数据依法用于监管执法和大数据综合分析应用,应依法保障数据安全并对履职中知悉的数据保密。四是支持政务数据服务与社会共治。明确总局将根据有关规定或标准提供政务数据服务。鼓励社会各方合法利用网络交易合规数据参与网络市场治理。

  市场监管总局将以《办法》出台为契机,进一步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指导平台企业落实合规数据报送主体责任,探索开展穿透式监管,持续推动提升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能力和水平,构建平台经济良好发展生态。

 

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在合肥举行 签约项目金额超65亿元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3月30日电 (记者 张俊)2025中国(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30日在安徽合肥举行。大会集中签约了一批重点机器人项目,签约总金额超65亿元(人民币,下同)。

  大会发布了合肥市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举措:计划开放60家整车配套企业供应链目录,为100家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与技术攻关支持,打通科大讯飞等两大多模态“智慧大脑”,并在8大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同时,合肥计划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三年内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每年提供1亿元专项补贴,全方位保障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合肥市智能机器人专家指导委员会也正式成立。该组织汇聚了多位权威专家与行业领军人才,旨在搭建高层次智库平台,推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与产业协作。

  大会还联合发起成立了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联盟,由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与江淮汽车等企业共同组建,通过联合研发、多元应用场景构建等举措,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