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谈2025年8月我国消费市场情况
文章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8月份,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万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1-8月累计32.39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
一是商品消费平稳增长。8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家具、家电、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8.6%、14.3%、14.2%和7.3%。据商务部监测,8月份重点零售企业平板电脑、智能空调、手机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0.7%、17.7%和8.2%。另据汽车流通协会数据,8月份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4.6%。
二是服务消费亮点纷呈。暑期居民旅游和休闲运动需求集中释放,带动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1-8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其中,文体休闲、旅游咨询租赁、交通出行服务零售额较快增长。红色游、避暑游受到青睐,各地知名IP主题乐园人气旺盛。电影市场火热,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达119.7亿元,同比增长2.8%。
三是新型消费较快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持续壮大。1-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0.0万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1万亿元,增长6.4%。8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7.5%,渗透率达55.2%;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6.9%。
四是入境消费持续扩大。随着离境退税政策持续显效,“购在中国”活动有序开展,“入境流量”加快转变为“消费增量”。截至8月底,全国离境退税商店数量突破1万家,前8个月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7.5%,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2.5倍。
青海省社零增速连续两月超全国平均增速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9月20日电 (记者 孙睿)青海省商务厅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月提升,连续两个月超过全国平均增速。
今年1月至8月,青海省实现社零总额683.39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全国增速0.5个百分点。8月当月实现社零额106.14亿元,同比增长6.1%,高于全国增速2.7个百分点。
青海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省限上社零保持高增长,1月至8月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8.4%,增速较前7月提高0.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3.5%,连续两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8.5%,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高于全国增速。
同时,以旧换新政策支撑作用强。1月至8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通讯器材类等零售额分别增长63.4%、12.9%和7.5%,快于全部商品零售额增速,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0%,有力支撑限上社零增长。
此外,智能绿色消费需求旺盛,1月至8月,青海省限额以上单位智能家电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00.7%、132.9%,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95.4%。
“从总体看,全省消费结构升级,社零保持增长的趋势还将延续,但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调整收紧,预计汽车、家电家居类商品增速9月起将出现较大回落,带动全省社零增速下降。”青海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湖北设立总规模100亿元数据产业基金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武汉9月20日电 (记者 梁婷)湖北大数据创新发展大会20日在武汉举行,该省首次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下同)数据产业基金。
据悉,该基金由湖北大数据集团联合相关机构发起成立,首期规模20亿元。将聚焦大数据、数据要素流通、数据安全、绿色算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核心领域,带动湖北数据产业补链、强链,完善湖北数据产业生态链。
近年来,湖北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强劲。据湖北省数据局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5742.93亿元,是2020年的2.4倍,综合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梯队。
今年6月,湖北省政府国资委联合6家省属企业共同出资组建湖北大数据集团。聚焦政务、制造、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重点打造一批行业AI大模型,推动人形机器人与脑机接口、智能大模型等融合发展。
据统计,中国已有超过100家数据集团陆续组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表示,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数字产业发展“提速换挡”,各地数据集团应发挥链主的组织、引领、协同作用,打造数字经济“一个底座”,形成数字资源“一张网络”,构建数据交易“一个枢纽”。
当天,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发布。其中,湖北大数据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将构建覆盖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安全合规等方向前沿课程体系,助力湖北数据产业人才培养。
湖北省算力互联互通平台门户上线运行,将整合全省算力资源,实现“按需调度、高效共享”。目前,湖北已形成武汉、宜昌、“襄阳—十堰”三大先进算力集群,算力综合服务能力居中部第一。
数说行业“十四五”|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
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十四五”期间,我国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推动工业互联网迈入高质量发展、规模化推广新阶段,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赋能作用不断彰显。
产业经济蓬勃发展。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已突破1.5万亿元,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工业互联网拓展至49个国民经济大类,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打通了工业生产的信息“大动脉”,筑牢了制造业高效运行的数字底座,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了强劲动能。
功能体系超前布局。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双跨”平台49家,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1亿台(套),服务企业近400万家次。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标识解析注册量超6900亿个。建成5G行业虚拟专网超6.4万个、5G工厂1260家,全国“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2万个。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化建设提速,装备制造业数字供应链平台汇聚41万余家企业、2.2亿余种工业基础产品。国家、省、企业三级联动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平台基本建成。
产业生态日益繁荣。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总量达63万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等城市成为工业互联网人才的主要集聚地。标准体系日益健全,4项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为开展“建能力”“选平台”工作提供方法指导。安全领域首批3项国家标准发布。
宁夏银川重金支持算力产业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银川9月18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18日从宁夏银川市数据局获悉,银川市正式发布《关于打造“算力之都”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将在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培育良好产业生态等方面,释放政策红利,用真金白银支持产业发展。
据悉,在加大普惠算力资源供给方面,银川市将鼓励算力基础设施以优惠价格提供算力服务,按照实际服务金额的1%,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对使用智算资源的企业、科研机构,按照实际算力服务金额的50%,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为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银川市将统筹用好各类政府基金及阅海湾基金小镇金融资源,引导加大对算力产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在扩大数据要素流通利用方面,银川市将加快数据资源合规高效开发利用,对开展数据治理、评估、入表等活动的企业,给予实际投入费用30%的资助,同一企业最高资助50万元。对每年购买非关联方数据集、数据产品的企业,按照本年度实际交易金额的30%,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为推动数据产业发展,银川市将支持数据标注产业发展,对数据标注企业,给予每席5000元的坐席资助。
在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上,银川市将支持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大力降低人工智能模型应用成本,对企业依托经国家或宁夏网信办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开展智能硬件产品研发推广、智能体开发应用等,按模型购买费用的30%,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同时推进产业智改数转,实施“智赋百业”行动,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牧业和科学研究等重点领域“用数赋智”。对人工智能典型示范应用场景,银川市将按项目应用主体实际投入的30%,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
此外,银川市还将培育良好产业生态,支持服务器及相关制造产业发展。对采购服务器及核心部件的企业,按照实际采购额的1%,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资助;鼓励企业采用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进行建设开发、改造升级,按照实际投入的10%,给予应用企业最高100万元资助。
近年来,银川市高水平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先后获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千兆城市、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城市和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基地。现如今,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芯片适配基地在银川投运,银川市还自主研发“希言”政务大模型、交通基建“灵筑”智工大模型,算力产业发展走在西部前列。
商务部:将在约50城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建设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及亮点。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政策措施》提出要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是顺应当前消费升级趋势,着眼于解决优质供给不足短板,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决策部署。我国将重点支持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推进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在全国选择50个左右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创新和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推动新的消费业态不断涌现、消费活力进一步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消费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总台央视记者 吴昊 宋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