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今年我国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18日电 国新办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会上介绍了“十四五”商务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他表示,我国消费主引擎和稳定器作用增强,强大国内市场优势凸显。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达到46.1%。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新业态新场景丰富多样,人民美好生活更加具象、鲜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我国强大国内市场优势显著提升、活力显著增强。
山东启动5G规模化应用行动
文章来源:工信微报
为深入推动5G应用规模化发展,山东省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厅等15单位近日联合印发《山东省5G规模化应用“扬帆齐鲁”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山东省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30个,5G网络驻留比超90%;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80%,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超1000万;建成5000个5G行业虚拟专网,构筑“通感算智”深度融合的新型数字底座;面向工厂、医院、景区等重点行业领域打造一批5G应用标杆,带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四川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支持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
文章来源:四川省邮政管理局
近日,四川省委网信办、农业农村厅、发改委、经济和信息化厅、通信管理局等5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要求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
《工作要点》明确,一是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深化“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农村电商“领跑县”、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县域直播电商基地、农村电商带头人和“天府粮仓”精品品牌。开展“川货电商节”等农村电商促销活动,鼓励农产品电商直采。二是持续开展县域商业建设三年行动,支持一批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县、激励县改造提升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推动县域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完善县域商业网络和物流配送体系。三是深化“交商邮供”融合发展,鼓励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商贸等市场主体加强合作,打造“一点多能、一站多用、功能集约、便民高效”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
四川省邮政管理局表示,将持续强化与相关部门协同合作,推进生产、仓储、网销、寄递等环节高效对接。引导寄递企业发挥网络、资源和服务优势,更好满足农村群众寄递需求,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邮政快递新动能。
天津八部门出台16条措施 加快推进首发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天津7月15日电 (记者 周亚强 王君妍)记者从天津官方获悉,天津市商务局等8部门15日印发《天津市推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以大力提振消费,加快天津市首发经济发展。
《措施》围绕构建首发经济生态圈、打造首发经济平台、优化首发经济发展环境三大方面,提出16条具体举措。强调聚力打造国际国内品牌集聚地和培育地,形成“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新局面,焕发津门百年商埠新气象,满足市民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措施》明确,围绕“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文化名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大维度打造一批首发中心。金街、意风区、五大道、解放北路创新“百年建筑+沉浸式首店”模式打造海河国际高端消费首发地,滨海新区发力硬科技产品全球首发,运河文化带创新非遗首发工坊集群,空港定位国际潮流快闪首发地,中新生态城引领绿色科技生活,实现“海陆空联动、产城文融合”。
《措施》提出,积极申办、引进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发展徒步、滑板、骑行及帆船帆板等时尚运动,推动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制造等发展。打造天津茱莉亚学院国际艺术首演地,围绕“洋楼故事”、陈塘庄哪吒小镇等特色主题,上新一批“津味”演艺项目,开发主题沉浸式体验项目,打响“近代百年看天津”品牌。
此外,在扩大开放平台方面,《措施》指出强化京津冀三地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联动。创新利用天津港集装箱、巨轮、码头等场景,打造工业风沉浸式体验空间,探索推出特色首发活动;在自贸试验区探索打造“前店后仓”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实现“线下体验+线上清关”,吸引国际品牌在津打造北方地区新品体验中心。
上海推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沪九条”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7月15日电 (李秋莹)互联网优质内容是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营造良好行业生态,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推出《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明确九条扶持政策。
《若干举措》支持黄浦区、杨浦区建设在全球范围具有影响力、引领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对集聚区内成效显著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全市范围内表现突出的孵化器、产业园区,市级层面按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要求,每年提供最高1000万元奖励。鼓励各区打造产业链优势环节,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同时,依托平台企业、行业协会,在集聚区内举办全球创作者大会、创新创业大赛等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活动,打造行业高端交流交易平台。
《若干举措》注重激励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设立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快速通道,保障优质内容创作合规健康持续发展。对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且有较大影响力的,单项内容市级层面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及市级荣誉。科技赋能创作方面,对开展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相关应用场景建设的主体,给予最高可达总投资30%的资金支持。
为解决创作者及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上海推进设立专项基金,打通银行贷款绿色通道,并对银行贷款给予不超过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50%的贴息支持。同时,为降低创作启动成本,支持集聚区提供共享空间、直播间等共享设施,提供工商登记、财税咨询、政策申报、版权确权等一站式服务,并为优质内容创作人才优先提供人才公寓及落户等便利。
上海还向创作者开放更多公共资源与创作场景,推动全市地标景区、文博场馆、重大节展赛会等向创作者开放,提供创作便利;支持国有企业、主流媒体与创作者开展业务合作。同时,鼓励优质内容出海,并优化外籍创作者签证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不断优化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职称评价通道,鼓励平台企业参与职业技能评价,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强化高校与集聚区的人才实习衔接机制,并将内容创作者纳入各类人才计划及奖项评选范围。
英国政府推出电动汽车补贴新计划
文章来源:新华社新媒体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英国政府14日宣布推出一项电动汽车补贴新计划,为购买售价不超过3.7万英镑(约合5万美元)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至多3750英镑(5042美元)优惠,以推动电动汽车消费需求,促进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据路透社14日报道,这项电动汽车补贴计划总额6.5亿英镑(8.7亿美元),将持续到2028至2029财政年度。
为达成2050年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英国政府要求新生产的燃油车不得于2030年后继续销售,包括插电式在内的混合动力车可继续销售至2035年。然而,当前英国市场电动汽车需求增长乏力,消费者普遍认为高昂的前期购车成本是主要障碍。
英国交通大臣海迪·亚历山大说,电动汽车补贴计划不仅能让民众节省更多开支,还将帮助英国汽车行业“抓住21世纪最大的发展机遇之一”。
路透社援引一名业界人士的话报道,政府最新补贴措施出台后,英国市场上将近半数型号的电动汽车将更便宜。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首席执行官迈克·霍斯说,英国政府的补贴计划是“明确信号”,现在是消费者转向电动汽车的时候了。(李贝阳)
“超预期!” 多家外媒关注中国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数据
文章来源:光明网
海关总署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 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创历史同期新高。多家外媒对此进行了报道。
英国《经济学人》网站的报道说,中国最新发布的强劲贸易数据将为市场注入积极信号,这一利好因素尤其有助于增强各界对即将揭晓的今年二季度GDP增速表现的预期。
《经济学人》的报道还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东盟的出口都实现了增长。报道援引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中国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的分析说,中国正在实现贸易的地域多元化。这位分析师还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出口激增,他认为,这表明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政策成效显著、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同时印证了全球技术发展趋势。
此外,多家外媒关注到中美日内瓦、伦敦经贸会谈取得积极进展,两国贸易有所回升。《华尔街日报》网站的报道说,随着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局势在多轮经贸会谈后趋于缓和,中国 6 月份的出口增长速度加快,超出市场预期。路透社网站的报道说,随着中美关税复审最后期限临近,中国企业正加速完成出口订单,以把握双方临时性关税缓和窗口,推动六月出口重获增长动能。美国广播公司网站的报道说,尽管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中美贸易摩擦出现升温,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全球贸易仍保持增长态势。
中国商务部:欧方领导人有关言论未如实反映中欧经贸关系现状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 尹倩芸)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发表演讲,指责中国市场准入、补贴、政府采购、出口管制、产能过剩等问题。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10日称,欧方领导人有关言论并未如实反映中欧经贸关系现状,也未反映双方经贸主管部门对话沟通取得的积极进展。
7月10日,中国商务部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发表演讲,指责中国市场准入、补贴、政府采购、出口管制、产能过剩等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称,欧方领导人有关言论并未如实反映中欧经贸关系现状,也未反映双方经贸主管部门对话沟通取得的积极进展。 中新社记者 赵隽 摄
当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何咏前称,关于市场准入,中国始终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已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主动通过进博会等平台扩大自欧进口,为欧盟企业带来更多市场机会。反观欧盟,近年来以公平贸易之名,行保护主义之实,滥用贸易救济工具,并利用国际经贸规则空白,创制与WTO基本原则和自由贸易精神不符的单边工具,频繁对中国企业发起外国补贴等调查,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倒退,营商环境持续恶化。
关于补贴问题,欧方搞双重标准,“苛求他人、疏于律己”。欧盟历史上就是补贴大户,对飞机、农业等领域的补贴都被世贸组织裁定为违规。近年来,欧方非但没有纠正错误做法,反而变本加厉,不断加大补贴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2030年间,欧盟就计划提供超过1.44万亿欧元的各类补贴。成员国提供的补贴更是层出不穷,高达数千亿欧元。
关于政府采购,欧盟公共采购市场远非欧方所标榜的那样公平开放,实际上存在不少隐性壁垒,甚至出台政策鼓励购买“欧洲货”,受到很多国家公开批评。欧方还利用国际采购工具,采取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方才不得不采取对等反制措施,维护中国企业正当利益。
关于出口管制,中方已多次强调,中方的出口管制是审慎适度的,纳入出口管制的物项远远少于欧盟。中国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依法依规的。中方专门为欧洲企业建立了加快审批的“绿色通道”,欧方非但没有赞赏中方所做努力,反而对中方横加指责。更过分的是,欧盟高技术出口管制审批拖沓、程序繁冗,严重影响中欧产供链稳定。
何咏前还称,关于所谓“产能过剩”,中方已多次阐明立场。首先衡量是否产能过剩,不能单纯以产量和出口量作为标准,否则欧洲多年来大量出口飞机和汽车,岂非早就在输出过剩产能?
其次,中国新能源产业从全球视角和中长期看并不存在“产能过剩”,反而有“产能缺口”。欧方指责毫无道理。再次,中方一直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最后,中国的绿色产品非但没有冲击欧盟市场,反而助力欧盟绿色转型,令欧盟产业和消费者受益。因此,过剩的不是中国的产能,恐怕是欧方因为长期研发投入不足、产业竞争力下降而引发的过度焦虑。
“希望欧方不带情绪和偏见地看待双方经贸关系,少指责、多沟通,少保护、多开放,少焦虑、多行动,凡事多商量,少去贴标签。”何咏前说,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欧之间将有重要高层交往议程。中方愿与欧方一道,以中欧建交50周年为契机,相互扩大双向市场准入,加强政府采购和出口管制对话,深化产供链合作,推动世贸组织改革,支持世贸组织就产业补贴政策开展讨论,为全球气变治理展现更多大国担当,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