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04日】中欧协会商务资讯

作者:ceatec 时间:2025/03/04

我国连续12年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王珂)记者从商务部获悉:2024年,电商汇聚增长新动能,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7.2%,我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产业电商打造数实融合新渠道,全国组织近500场产业对接活动,培育超2000个“电商+产业带”,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丝路电商”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伙伴国增至33个,“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三方面38项任务全面推进,为电商领域制度型开放提供成果支撑;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见效,商务各领域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据介绍,2025年,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将发力线上线下融合,营造良好电商生态,扩大数字消费,赋能产业转型;发力国内国际联动,高水平扩大电商领域制度型开放,高质量推进“丝路电商”合作,建强电商产供链;发力商务领域数字化转型,增强数字化治理能力。

 

 

 

财经观察:促消费惠民生 各地“组合拳”齐发力

来源:人民网


  2025年网络消费实现开门红、以旧换新带动商品消费平稳增长、春节档票房刷新影史纪录、春运跨区域流动人次超过90亿、入境游明显升温……开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亮点突出,服务消费活力十足,消费新场景不断拓展。

  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近期,各地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色,通过政策创新不断激发消费活力。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

  服务消费是消费市场提质升级的重要领域,也是带动商品消费的重要抓手。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聚焦山东省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山东提出“扩大鲁菜全国影响力”“发展冰雪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创新发展健康美业”等一揽子具有山东特色的政策措施。

  扩大传统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浙江杭州增加体育赛事、演唱会、首店首发首秀等优质消费场景供给,全年选树夜间消费“名星”店100家、新引进各类首店200家以上。

  促进旅游“流量”变消费“增量”,重庆提出聚焦“重庆味道”“重庆艺创”“重庆精造”3个类别,聚力培育“渝伴礼”必购必带品牌,并联动市文旅委、市体育局举办“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赛事去消费”等活动。

  “各地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健康消费等,持续打造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研究员刘翔峰表示,我国消费市场正在深刻变革,消费者追求更高品质的产品,也更注重个性化消费体验。大宗消费升级换代,商品品类深度细分,文旅消费和体验消费蓬勃兴起,创新积极引领新型消费。

  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以旧换新蕴藏巨大市场空间。春节期间,全国汽车、家电家居、手机等数码产品等以旧换新销售量达到860万台(套)、销售额超过310亿元,家电、手机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约166%、182%。

  作为各地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今年各地开展以旧换新活动更注意因地制宜、形式创新,针对补贴品类、操作流程等不断优化。

  河北建立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打造旧车销户、旧电池回收、新车上牌“一站式服务”,便利群众交旧换新。

  浙江鼓励地市自主增加补贴品类,构建起“12+N”的家电以旧换新品种体系,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表示,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重点将突出“扩围”和“便利”。其中,“扩围”方面,将原来的8大类家电扩围至12大类;“便利”方面,鼓励补贴购新与方便百姓交旧两手抓,优先支持具有较强废旧家电回收能力、能主动提供回收服务的经营主体参与以旧换新活动,多措并举便利换新交旧。

  消费券激发市场活力

  消费券作为一项具有关键撬动作用的政策工具,备受大众青睐。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各地纷纷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活动。

  今年以来,海南积极通过发放政府消费券,激发离岛免税市场活力,一季度计划发放离岛免税消费券超2亿元。

  持续扩大冰雪消费规模和效益,吉林冰雪消费券资金总体规模增加至1亿元。2024-2025年雪季先期发放冰雪消费券3000万元;安排500万元用于“冰雪直通车”补贴、安排1000万元用于“引客入吉”补贴。

  上海投入5亿元市级资金,在餐饮、旅游、电影、体育等四大领域发放消费券。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朱民说,将适当优化部分领域消费券的领取方式、满减标准、使用范围等,动态优化消费券发放的数量和节奏,鼓励大家用好用足不同领域、不同面额的消费券。

“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回升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各类消费促进活动有序开展,一季度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说。

 

 


商务部与工商银行签署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服务贸易强国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商务部与工商银行签署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服务贸易强国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协同推进商务和金融高质量发展。

 

根据合作协议,商务部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优势,加强政策宣介和业务指导。工商银行将发挥全球网络布局优势,增加优质金融供给。双方将围绕支持大力提振消费、服务稳定外贸增长、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促进对外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等商务重点工作加强合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好帮助企业增强动力、开拓市场,推动国内外市场联通互促。

双方将建立协调联络机制,强化双向交流和协作联动。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回扩张区间

来源: 央视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今天(3月1日)发布2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随着春节后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生产经营活动加快,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明显回升,重回扩张区间。

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从重点行业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并且都位于扩张区间。

在13个分项指数中,有11个指数环比上升,并且多个指数创出近年的新高。其中,市场需求普遍回升,2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1.1%,较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在“两新”政策的带动下,高技术产品和消费品市场需求释放较为活跃。同时,基础原材料行业新订单指数回升至接近51%的较高水平,为2023年4月以来的新高。

在市场需求回升拉动下,企业生产和采购活动明显加快,用工需求也有所上升。2月份从业人员指数上升至2023年5月以来的新高,制造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有所增强。

从企业类型看,大型企业复工复产进度较快,景气水平明显回升,对宏观经济的支撑作用稳步加强。

 

 

 

首批13家外资企业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张晓洁、张辛欣)记者2月28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已向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13家外资企业发放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相关企业按照批复内容,可开展互联网接入、信息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我国已有超过2400家外商投资电信企业,较2024年同期增长30%。记者了解到,此次获得经营试点批复的13家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德电(中国)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西门子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开展相关业务后将为我国消费者带来更加多元的电信服务和产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电信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数字生活需求。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

CHINA-EUROPE ASSOCIATION FOR TECHNICAL & ECONOMIC COOPERATION

地址:中国-北京市 邮编:100710

电话:010-6451 6951 邮箱:office@ceatec.org.cn 传真:010-6451 5497

ICP备案:京ICP备1704683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452号

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版权所有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


【03月04日】中欧协会商务资讯

作者:ceatec时间:2025/03/04

我国连续12年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王珂)记者从商务部获悉:2024年,电商汇聚增长新动能,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7.2%,我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产业电商打造数实融合新渠道,全国组织近500场产业对接活动,培育超2000个“电商+产业带”,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丝路电商”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伙伴国增至33个,“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三方面38项任务全面推进,为电商领域制度型开放提供成果支撑;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见效,商务各领域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据介绍,2025年,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将发力线上线下融合,营造良好电商生态,扩大数字消费,赋能产业转型;发力国内国际联动,高水平扩大电商领域制度型开放,高质量推进“丝路电商”合作,建强电商产供链;发力商务领域数字化转型,增强数字化治理能力。

 

 

 

财经观察:促消费惠民生 各地“组合拳”齐发力

来源:人民网


  2025年网络消费实现开门红、以旧换新带动商品消费平稳增长、春节档票房刷新影史纪录、春运跨区域流动人次超过90亿、入境游明显升温……开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亮点突出,服务消费活力十足,消费新场景不断拓展。

  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近期,各地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色,通过政策创新不断激发消费活力。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

  服务消费是消费市场提质升级的重要领域,也是带动商品消费的重要抓手。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聚焦山东省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山东提出“扩大鲁菜全国影响力”“发展冰雪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创新发展健康美业”等一揽子具有山东特色的政策措施。

  扩大传统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浙江杭州增加体育赛事、演唱会、首店首发首秀等优质消费场景供给,全年选树夜间消费“名星”店100家、新引进各类首店200家以上。

  促进旅游“流量”变消费“增量”,重庆提出聚焦“重庆味道”“重庆艺创”“重庆精造”3个类别,聚力培育“渝伴礼”必购必带品牌,并联动市文旅委、市体育局举办“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赛事去消费”等活动。

  “各地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健康消费等,持续打造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研究员刘翔峰表示,我国消费市场正在深刻变革,消费者追求更高品质的产品,也更注重个性化消费体验。大宗消费升级换代,商品品类深度细分,文旅消费和体验消费蓬勃兴起,创新积极引领新型消费。

  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以旧换新蕴藏巨大市场空间。春节期间,全国汽车、家电家居、手机等数码产品等以旧换新销售量达到860万台(套)、销售额超过310亿元,家电、手机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约166%、182%。

  作为各地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今年各地开展以旧换新活动更注意因地制宜、形式创新,针对补贴品类、操作流程等不断优化。

  河北建立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打造旧车销户、旧电池回收、新车上牌“一站式服务”,便利群众交旧换新。

  浙江鼓励地市自主增加补贴品类,构建起“12+N”的家电以旧换新品种体系,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表示,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重点将突出“扩围”和“便利”。其中,“扩围”方面,将原来的8大类家电扩围至12大类;“便利”方面,鼓励补贴购新与方便百姓交旧两手抓,优先支持具有较强废旧家电回收能力、能主动提供回收服务的经营主体参与以旧换新活动,多措并举便利换新交旧。

  消费券激发市场活力

  消费券作为一项具有关键撬动作用的政策工具,备受大众青睐。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各地纷纷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活动。

  今年以来,海南积极通过发放政府消费券,激发离岛免税市场活力,一季度计划发放离岛免税消费券超2亿元。

  持续扩大冰雪消费规模和效益,吉林冰雪消费券资金总体规模增加至1亿元。2024-2025年雪季先期发放冰雪消费券3000万元;安排500万元用于“冰雪直通车”补贴、安排1000万元用于“引客入吉”补贴。

  上海投入5亿元市级资金,在餐饮、旅游、电影、体育等四大领域发放消费券。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朱民说,将适当优化部分领域消费券的领取方式、满减标准、使用范围等,动态优化消费券发放的数量和节奏,鼓励大家用好用足不同领域、不同面额的消费券。

“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回升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各类消费促进活动有序开展,一季度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说。

 

 


商务部与工商银行签署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服务贸易强国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商务部与工商银行签署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服务贸易强国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协同推进商务和金融高质量发展。

 

根据合作协议,商务部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优势,加强政策宣介和业务指导。工商银行将发挥全球网络布局优势,增加优质金融供给。双方将围绕支持大力提振消费、服务稳定外贸增长、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促进对外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等商务重点工作加强合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好帮助企业增强动力、开拓市场,推动国内外市场联通互促。

双方将建立协调联络机制,强化双向交流和协作联动。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回扩张区间

来源: 央视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今天(3月1日)发布2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随着春节后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生产经营活动加快,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明显回升,重回扩张区间。

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从重点行业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并且都位于扩张区间。

在13个分项指数中,有11个指数环比上升,并且多个指数创出近年的新高。其中,市场需求普遍回升,2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1.1%,较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在“两新”政策的带动下,高技术产品和消费品市场需求释放较为活跃。同时,基础原材料行业新订单指数回升至接近51%的较高水平,为2023年4月以来的新高。

在市场需求回升拉动下,企业生产和采购活动明显加快,用工需求也有所上升。2月份从业人员指数上升至2023年5月以来的新高,制造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有所增强。

从企业类型看,大型企业复工复产进度较快,景气水平明显回升,对宏观经济的支撑作用稳步加强。

 

 

 

首批13家外资企业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张晓洁、张辛欣)记者2月28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已向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13家外资企业发放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相关企业按照批复内容,可开展互联网接入、信息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我国已有超过2400家外商投资电信企业,较2024年同期增长30%。记者了解到,此次获得经营试点批复的13家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德电(中国)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西门子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开展相关业务后将为我国消费者带来更加多元的电信服务和产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电信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数字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