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动态】
1.商务部推动电子商务企业绿色发展工作
--------
为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服务电商企业绿色发展,引导电商企业提高绿色发展能力,积极探索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企业发展模式,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等取得实效,商务部办公厅近日就有关事项下发通知,围绕持续推动电商企业节能增效、协同推进快递包装绿色供应链管理、发挥平台优势培育绿色发展生态以及保障措施,提出十二项具体措施。
2.天津市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天津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2021年,将着眼天津“一基地三区”城市定位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建设,聚焦强大内贸市场,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稳存量、拓增量、优结构、提品质、转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商务经济体系,推进商务发展行稳致远,打牢“十四五”发展基础。同时,将抓住战略机遇,推动京津冀商务协同迈出新步伐。继续保稳定促创新,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口岸工作,实现口岸服务水平新跃升。
3.2020年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
一是制度创新再添新绩。22项自主培育的改革试点经验和创新典型案例在全市复制推广;新培育7项重点改革创新并形成典型案例上报国务院。二是改革任务加快落地。除国家重大政策调整外,重庆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的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全部落实,适用于重庆的41项深化改革创新措施已落实37项,落实率达90.2%。三是园区产业加速聚集。自贸试验区累计引进项目3380个,注册企业48223户,注册资本总额5619.6亿元。自贸试验区集聚了全市约五分之一的进出口企业,贡献了全市约70%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吸引了全市超过40%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
4.黑龙江省召开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
1月12日,黑龙江省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会议表示,2020年“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2021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在促进畅通国内大循环方面,围绕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做强产业链条,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扩大消费规模促进消费升级;在促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引领作用,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对俄经贸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
5.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与蒙古国内蒙古总商会举行会谈
--------
近日,蒙古国内蒙古总商会第三届理事会会长一行拜访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双方举行了会谈。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在政策框架内,针地对商会企业代表诉求进行了解答,对商会在疫情期间破解困境、谋求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对商会在发挥好海外商协会作用、指导在蒙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方面提出了要求。
6.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建驻韩国经贸事务联络处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境外的第16家经贸事务联络处--宁夏驻韩国经贸事务联络处近日获批,标志着宁夏与海外的交流合作再添新平台。韩国是宁夏实际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2019年,韩资在宁夏实际利用外资中占比约6%。韩国已成为宁夏第六大出口目的地国。宁夏驻韩国经贸事务联络处的筹建,将助力宁夏外向型企业参与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并为拓展宁夏与韩国在经贸领域的务实交流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7.2020年甘肃省商务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
2020年,甘肃省商务部门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商务发展,落实“六稳”“六保”要求,培育新增长点,全省商务工作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增。2020年1至11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2.6亿元,同比下降2.5%,高出全国增速2.3个百分点,网络零售额356亿元,增长7.56%;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34亿元,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3.4亿元,增长49.6%,成为外贸增长的亮点;全省共实施省外招商引资项目1980个,到位资金2773.45亿元,增长22.42%。
8.湖北省复制推广自贸区第五批改革试点经验
--------
湖北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做好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五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在省内复制推广湖北自贸试验区的18项试点经验。其中,11项改革事项在全省复制推广,包括企业开办事项异地通办、“一照通”改革、企业登记智慧办、营业执照全程电子化线上帮办、施工许可豁免制、出口航空煤油合格评定新模式等。发挥自贸区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的优势,湖北自贸区建设3年多以来,已有150项试点经验在全省逐步推广。
9.浙江省支持国际抗疫合作成为外贸新增长点
--------
2020年,浙江省累计辅导1726家防疫物资企业申报“白名单”,759家企业成功列入,“一企一策”帮助企业成功解决防疫物资出口问题。2020年1至11月,全省出口防疫物资1323.8亿元,同比增长2.3倍,拉动全省出口增长4.4个百分点,其中新冠检测试剂出口约占全国总量的一半。捕捉“宅经济”消费需求,塑料制品、家具、家用电器、灯具、体育用品等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合计拉动整体出口增速3.2个百分点。
10.海南省跨境电商发展提速
--------
2020年,海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实现快速发展,全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5.26亿元,同比增长7.53倍;海关备案跨境电商企业增至195家。《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以来,受自贸港政策利好等影响,海南省跨境电商发展进一步提速。海南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南省将以海口、三亚、洋浦经济开发区为重点,进一步探索跨境电商多模式发展、差异化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跨境电商加快发展。
【贸易资讯】
1.2020年巴西对华出口逆势增长
--------
巴西经济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巴西对华出口逆势增长6.83%,达到创纪录的676.9亿美元,占巴西全年出口总额的32.3%。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1017.2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14%。中国继续保持巴西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国和进口来源国地位,并成为巴西首个年度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贸易伙伴。数据显示,2020年1至11月,巴西出口农产品中的34.8%销往中国。原油、铁矿石对华出口分别占其出口总额的58%和71.8%。
2.报告称中国与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持续增长
--------
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长白山管委会编制的“长白山指数?冰上丝绸之路指数”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指出,冰上丝绸之路逐渐发挥价值,沿线国家贸易规模持续增长。2015至2019年,中国与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与俄罗斯贸易关系最为紧密,贸易总量最高达6335.19亿美元。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延伸,是推动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纽带。
3.哥伦比亚对华贸易日趋多元化
--------
据哥伦比亚eje21网站报道,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哥伦比亚的特色产品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中国。哥伦比亚企业也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积极寻求商业机会。2020年1至10月,哥伦比亚已有199家非能源矿产类企业开展对华出口业务,非能源矿产类的产品出口额达到7140万美元,同比增长12.7%。近几年,哥伦比亚的时装、化妆品、鲜花等产品在中国市场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同时,哥伦比亚多个咖啡品牌也正计划向中国消费者推广更多当地特色咖啡。
【国际财经】
1.全球债务升至275万亿美元创新高
--------
国际金融协会(IIF)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债务水平创新高,去年增加17万亿美元,达275万亿美元。IIF表示,全球债务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借款大幅增加所致。数据显示,全球政府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从2019年的90%升至2020年的近105%。发达经济体是此轮“债务狂欢”的主要推手。发达国家债务在2020年三季度飙升至占GDP的432%以上,比2019年增加了50个百分点。尤其美国、欧盟等出台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助推了债务的增长。
2.调查显示不足四成美国成人付得起1000美元紧急支出
--------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美国金融服务网站银率网1月11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仅39%的美国成年人有能力拿出1000美元救急,例如应对车辆修理、紧急就医等。调查对象中,14%预计今年个人财务状况将更糟糕,40%认为与过去持平,44%预计将好转。报道称,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居家隔离措施使失业人数和倒闭企业数不断攀升,许多美国人不得不依靠微薄的储蓄维持生计。疫情使美国人原本就岌岌可危的紧急储蓄情况更加恶化。
3.2020年11月份日本经常项目顺差同比增加29%
--------
日本财务省1月12日公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报告显示,受进口减少等因素影响,2020年11月份日本经常项目顺差同比增加29%至18784亿日元(1美元约合104日元)。报告显示,当月日本货物贸易收支与上年同期相比转为顺差,顺差额达6161亿日元。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极大抑制了人员往来,旅行收支顺差下降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服务贸易收支转为逆差,逆差额为1816亿日元。此外,受证券投资收益增加等因素影响,当月日本海外投资收益扩大至17244亿日元。
【商务知识】
问:要素比例是什么?
答:要素比例是指一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素总量之间的比例。比如一个国家资本总量、劳动总量、土地总量之间的比例即是该国要素比例。每个国家由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等原因,资源禀赋的状况各有差别,要素比例也会不尽相同。要素比例的国际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要素移动的客观原因之一。正因为各国要素比例不同,一国禀赋丰富的要素才可能是另一国禀赋稀缺的要素,两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才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