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29日】中欧协会商务资讯

作者:ceatec 时间:2025/08/29

2025年7月欧盟年通胀率高达2.4%

文章来源:驻欧盟使团经济商务处


欧盟统计局8月20日数据显示,2025年7月,欧盟年通胀率为2.4%,高于6月份的2.3%,去年同期为2.8%;欧元区年通胀率为2.0%,与6月份持平,去年同期为2.6%。塞浦路斯(0.1%)、法国(0.9%)和爱尔兰(1.6%)的年通胀率最低,罗马尼亚(6.6%)、爱沙尼亚(5.6%)和斯洛伐克 (4.6%)的年通胀率最高。对欧元区年通胀率贡献最大的是服务业,其次是食品、酒精和烟草,非能源工业品,能源。

 

 


商务部:“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8月28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入境消费是扩消费的重要领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具有广阔发展空间。今年以来,商务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聚焦问题难点,紧抓关键节点,持续扩大入境消费。推动重点城市焕新商圈、升级业态,丰富“购在中国”消费场景;持续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拓宽外币外卡支付渠道,“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9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成倍增加,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5%。

何咏前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多措并举、持续发力,进一步扩大入境消费。一是培育建设国际一流消费环境,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工作;二是推动离境退税政策落实落细,因地制宜优化退税商店布局,丰富商品供给,提升服务水平;三是指导各地持续打造“购在中国”标志性活动品牌,组织更多丰富多彩促消费活动,创新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场景。让更多外国友人和中国居民一起,感受“购在中国”的独特魅力。

在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方面,何咏前表示,商务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服务保障,帮助企业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一是着力强化政策支撑。持续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推动政策更好直达外贸企业,稳定企业信心预期。及时梳理并复制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推动交流互鉴。针对外贸新形势新问题,加强政策研究储备。

二是持续加强涉企帮扶。充分利用外贸企业圆桌会机制,收集企业问题诉求,并积极推动解决。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金融、就业等支持力度,保障企业生产履约。

三是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引导企业用好各类展会资源,办好第138届广交会,积极组织贸易促进活动。加大信保支持力度,丰富保险产品种类,更好满足出口企业短期信用保险需求。继续发布《外贸促进信息》《国别贸易指南》,帮助外贸企业获取更多海外市场信息。


 

 

中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出炉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日前对外公布。中国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26日介绍,这是中国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明确了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认为,《意见》为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勾画了路线图,围绕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的目标,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要求具象化。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严刚表示,《意见》作为全国碳市场建设部署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具体举措,标志着中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新征程。

  2021年和2024年,中国先后建成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这两个市场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裴晓菲说,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全国碳市场建设实现了起步稳、运行稳,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截至2025年8月22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6.8亿吨,总成交额达474.1亿元(人民币,下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成交额达2.1亿元。

  “我们建章立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30余项制度和技术规范,初步形成了多层级、较完备的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裴晓菲说,同时,还不断扩大重点行业覆盖范围,在发电行业基础上,今年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强制碳市场,对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实现了有效管控。

  对于如何深入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裴晓菲表示,首先,将根据行业发展状况、降碳减污贡献、数据质量基础、碳排放特征等,有序扩大强制碳市场的覆盖行业范围。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明确市场中长期碳排放配额控制目标,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配额分配方式由免费转向免费和有偿相结合,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

  同时,着力提升碳市场活力。将联合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碳质押、碳回购等政策制度。

  “碳质押就是企业将政府分配的碳配额或核证自愿减排量等碳资产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碳回购则是配额持有者将碳资产出售给第三方机构,并约定在未来以约定价格回购,从而获得短期资金融通。这两项制度都有利于拓展重点排放单位的融资渠道,盘活碳资产,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节能减碳积极性和主动性。”裴晓菲说,同时,将稳妥推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参与强制碳市场交易、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自愿碳市场交易。

裴晓菲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不断夯实碳市场建设制度基础,为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统计局: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27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7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称,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促进物价水平合理回升系列政策逐步落地实施,带动企业盈利水平持续恢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利润降幅连续收窄。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9%,1—7月份增长2.3%,今年以来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为企业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降幅较6月份收窄2.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收窄,1—7月份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企业盈利水平继续好转。从营业收入扣减营业成本计算的毛利润角度看,7月份企业毛利润由6月份下降1.3%转为增长0.1%。

  制造业利润较快增长,对规上工业利润恢复贡献较大。7月份,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增速较6月份加快5.4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3.6个百分点。从各板块看,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5.0%转为增长36.9%,其中钢铁、石油加工行业同比扭亏为盈,当月分别实现利润总额180.9亿元、34.6亿元;消费品制造业下降4.7%,降幅较6月份收窄3.0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快速增长,引领作用明显。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0.9%转为增长18.9%,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引领作用明显。其中,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技术水平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0.9%;在半导体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的背景下,相关的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76.1%、104.5%、27.1%;生物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推动生物药品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36.3%、6.9%。

  “两新”政策成效显著,持续带动行业利润增长。“两新”政策实施以来成效明显,带动相关行业利润增长较快。7月份,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食品饮料烟草及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87.9%、15.3%、11.3%。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计算机整机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4.2%、100.0%、29.7%;产业链条相关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57.0%、51.9%。

  中小型企业利润改善明显,私营企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中型、小型企业利润分别由6月份下降7.8%、9.7%转为增长1.8%、0.5%,效益状况改善较为明显。私营企业当月利润增长2.6%,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下阶段,在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市场需求仍显不足、部分行业供求矛盾突出的背景下,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四五”农村公路规划主要目标指标已提前完成

文章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长沙8月20日电(记者明星、叶昊鸣)“十四五”以来,我国累计投入车购税资金2200亿元,带动全社会完成农村公路投资约2万亿元,投入农村客运补贴资金444.5亿元,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超4000亿元。“十四五”前四年,全国农村公路新改建71.6万公里,总里程达464.4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长6%。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89.5%,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达94.6%,“十四五”农村公路规划的主要目标指标已提前完成。

  这是记者20日从2025年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获悉的。

  2025年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于8月19日至8月20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会议指出,《农村公路条例》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制定的农村公路行政法规。

  此次会议对下一步农村公路工作作出了部署,要求持续优化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坚持做优增量、优化存量、统筹衔接;切实加强农村交通安全保障,强化本质安全、防灾减灾、运营安全、质量安全;扎实提升农村运输服务品质,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城乡物流更加畅通,加快推进新业态发展;持续提高农村公路治理能力,注重规划引领、责任落实、数字赋能;全面强化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扎实推进普通公路整治提升行动、持续加大养护工作力度、创新养护生产模式;有力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更好服务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

CHINA-EUROPE ASSOCIATION FOR TECHNICAL & ECONOMIC COOPERATION

地址:中国-北京市 邮编:100710

电话:010-6451 6951 邮箱:office@ceatec.org.cn 传真:010-6451 5497

ICP备案:京ICP备1704683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452号

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版权所有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


【08月29日】中欧协会商务资讯

作者:ceatec时间:2025/08/29

2025年7月欧盟年通胀率高达2.4%

文章来源:驻欧盟使团经济商务处


欧盟统计局8月20日数据显示,2025年7月,欧盟年通胀率为2.4%,高于6月份的2.3%,去年同期为2.8%;欧元区年通胀率为2.0%,与6月份持平,去年同期为2.6%。塞浦路斯(0.1%)、法国(0.9%)和爱尔兰(1.6%)的年通胀率最低,罗马尼亚(6.6%)、爱沙尼亚(5.6%)和斯洛伐克 (4.6%)的年通胀率最高。对欧元区年通胀率贡献最大的是服务业,其次是食品、酒精和烟草,非能源工业品,能源。

 

 


商务部:“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8月28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入境消费是扩消费的重要领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具有广阔发展空间。今年以来,商务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聚焦问题难点,紧抓关键节点,持续扩大入境消费。推动重点城市焕新商圈、升级业态,丰富“购在中国”消费场景;持续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拓宽外币外卡支付渠道,“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9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成倍增加,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5%。

何咏前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多措并举、持续发力,进一步扩大入境消费。一是培育建设国际一流消费环境,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工作;二是推动离境退税政策落实落细,因地制宜优化退税商店布局,丰富商品供给,提升服务水平;三是指导各地持续打造“购在中国”标志性活动品牌,组织更多丰富多彩促消费活动,创新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场景。让更多外国友人和中国居民一起,感受“购在中国”的独特魅力。

在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方面,何咏前表示,商务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服务保障,帮助企业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一是着力强化政策支撑。持续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推动政策更好直达外贸企业,稳定企业信心预期。及时梳理并复制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推动交流互鉴。针对外贸新形势新问题,加强政策研究储备。

二是持续加强涉企帮扶。充分利用外贸企业圆桌会机制,收集企业问题诉求,并积极推动解决。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金融、就业等支持力度,保障企业生产履约。

三是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引导企业用好各类展会资源,办好第138届广交会,积极组织贸易促进活动。加大信保支持力度,丰富保险产品种类,更好满足出口企业短期信用保险需求。继续发布《外贸促进信息》《国别贸易指南》,帮助外贸企业获取更多海外市场信息。


 

 

中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出炉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日前对外公布。中国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26日介绍,这是中国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明确了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认为,《意见》为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勾画了路线图,围绕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的目标,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要求具象化。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严刚表示,《意见》作为全国碳市场建设部署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具体举措,标志着中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新征程。

  2021年和2024年,中国先后建成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这两个市场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裴晓菲说,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全国碳市场建设实现了起步稳、运行稳,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截至2025年8月22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6.8亿吨,总成交额达474.1亿元(人民币,下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成交额达2.1亿元。

  “我们建章立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30余项制度和技术规范,初步形成了多层级、较完备的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裴晓菲说,同时,还不断扩大重点行业覆盖范围,在发电行业基础上,今年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强制碳市场,对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实现了有效管控。

  对于如何深入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裴晓菲表示,首先,将根据行业发展状况、降碳减污贡献、数据质量基础、碳排放特征等,有序扩大强制碳市场的覆盖行业范围。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明确市场中长期碳排放配额控制目标,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配额分配方式由免费转向免费和有偿相结合,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

  同时,着力提升碳市场活力。将联合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碳质押、碳回购等政策制度。

  “碳质押就是企业将政府分配的碳配额或核证自愿减排量等碳资产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碳回购则是配额持有者将碳资产出售给第三方机构,并约定在未来以约定价格回购,从而获得短期资金融通。这两项制度都有利于拓展重点排放单位的融资渠道,盘活碳资产,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节能减碳积极性和主动性。”裴晓菲说,同时,将稳妥推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参与强制碳市场交易、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自愿碳市场交易。

裴晓菲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不断夯实碳市场建设制度基础,为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统计局: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27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7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称,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促进物价水平合理回升系列政策逐步落地实施,带动企业盈利水平持续恢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利润降幅连续收窄。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9%,1—7月份增长2.3%,今年以来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为企业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降幅较6月份收窄2.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收窄,1—7月份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企业盈利水平继续好转。从营业收入扣减营业成本计算的毛利润角度看,7月份企业毛利润由6月份下降1.3%转为增长0.1%。

  制造业利润较快增长,对规上工业利润恢复贡献较大。7月份,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增速较6月份加快5.4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3.6个百分点。从各板块看,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5.0%转为增长36.9%,其中钢铁、石油加工行业同比扭亏为盈,当月分别实现利润总额180.9亿元、34.6亿元;消费品制造业下降4.7%,降幅较6月份收窄3.0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快速增长,引领作用明显。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0.9%转为增长18.9%,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引领作用明显。其中,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技术水平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0.9%;在半导体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的背景下,相关的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76.1%、104.5%、27.1%;生物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推动生物药品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36.3%、6.9%。

  “两新”政策成效显著,持续带动行业利润增长。“两新”政策实施以来成效明显,带动相关行业利润增长较快。7月份,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食品饮料烟草及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87.9%、15.3%、11.3%。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计算机整机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4.2%、100.0%、29.7%;产业链条相关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57.0%、51.9%。

  中小型企业利润改善明显,私营企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中型、小型企业利润分别由6月份下降7.8%、9.7%转为增长1.8%、0.5%,效益状况改善较为明显。私营企业当月利润增长2.6%,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下阶段,在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市场需求仍显不足、部分行业供求矛盾突出的背景下,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四五”农村公路规划主要目标指标已提前完成

文章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长沙8月20日电(记者明星、叶昊鸣)“十四五”以来,我国累计投入车购税资金2200亿元,带动全社会完成农村公路投资约2万亿元,投入农村客运补贴资金444.5亿元,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超4000亿元。“十四五”前四年,全国农村公路新改建71.6万公里,总里程达464.4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长6%。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89.5%,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达94.6%,“十四五”农村公路规划的主要目标指标已提前完成。

  这是记者20日从2025年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获悉的。

  2025年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于8月19日至8月20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会议指出,《农村公路条例》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制定的农村公路行政法规。

  此次会议对下一步农村公路工作作出了部署,要求持续优化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坚持做优增量、优化存量、统筹衔接;切实加强农村交通安全保障,强化本质安全、防灾减灾、运营安全、质量安全;扎实提升农村运输服务品质,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城乡物流更加畅通,加快推进新业态发展;持续提高农村公路治理能力,注重规划引领、责任落实、数字赋能;全面强化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扎实推进普通公路整治提升行动、持续加大养护工作力度、创新养护生产模式;有力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更好服务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就业增收。